close

 ( 取自網路 )

↑魔鬼上司米蘭達,雖然我認不出哪一件衣著是Prada

耳聞已久但是一直沒看的片子,只不過最近突然閃過腦中來了興致去看的。

在它剛上影的那個時候吧我想,當我還是蹲在明仁的一個小國三,曾經在苗栗市唯一的金石堂書局看過原著的背面簡介。背面簡介畢竟是背面簡介,再濃縮也不過只能粗淺的掠過大致內容而已,並不能對電影 ( 或是書籍中 ) 裡一些想法意念多著墨,想當然耳其價值相對就會比其他書籍在低落那麼些。至少我當時是這樣想的,以現在推估回去當時這本書停留在我手中的時間大概兩分鐘左右吧。

就我來說,與其將此書歸類於小說,倒不如將它分在經驗談或是工作經裡面更能凸顯其中的核心價值。

只因他說的是在光輝亮麗之下的犧牲及痛苦,只不過換個方法以詼諧語調來諷刺之罷了。雖然儒林外史似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儒講的是社會醜態,而此片講的更寫實更人情,即便某些部分可能滲了些戲劇性的誇大效果。

總而言之不說廢話,先簡述大致內容並且來說說我對此片的一些看法。

米蘭達這個角色算是將所有惡毒上司會有的特色都融合進去了:尖酸刻薄、強人所難再加上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作風。但她又是時尚界裡的掌權者、橫掃世界市場的知名雜誌《伸展台》(Runway)總編輯,擁有所有女孩夢寐以求都想進入的時尚企業公司。ㄧ個眼色一個表情,足以否定一整季的風格,撤換數以百計設計師費盡千辛萬苦提交出的所有設計。

噘嘴,言下之意就是米蘭達眼中的災難。在設計者所能理解的意思,大概跟學生所謂的死當相去不遠。米蘭達在時尚界所佔的重要位置大概以這些文字來形容就能夠了解了,只不過實際情形可能是這些文字敘述的千千萬萬倍。

來自西北大學的優秀學生安德利亞進入的是一個這麼樣的世界,這樣一個足以顛覆她二十年來一直相信的時尚定義。

安德利亞代表的是每一個剛進入社會工作的新鮮人所會遇上的麻煩,當這個單純的畢業大學生一腳踏入社會,她才得以看清現實並不是如校園生活般的清新又可人。職場殘酷無情,在無法進入比若《紐約客》或《浮華世界》(Vanity Fair)等雜誌工作下,安德利亞唯一的工作機會就是進入《伸展台》(Runway)為米蘭達工作──那是一本打從她出生以來就從來沒翻過可能也不想翻閱的雜誌。

這就是故事背景,寫這個聰明女孩在工作裡面因成長而尋回自己的初衷和原點。

整個故事的轉捩點發生在安承受不了壓力而向好友耐吉談話那段開始,我檢錄這其中一段:

小安: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做。就算我做對事,也沒人注意。她甚至不會說謝謝。要是我做錯事,她就尖酸刻薄。

奈吉:那就辭職。

小安:辭職?
奈吉:我可以在五分鐘內就能找到取代妳的人,一個積極的人
小安:我不想辭職。我只是想說,我這麼努力嘗試,希望有人稱讚
奈吉:小安,說真的,妳根本沒試,妳是在抱怨。

妳要我說什麼?
妳要我說"米蘭達找妳麻煩,可憐的妳,可憐的小安?"
醒醒吧!M號妹,她只是在做她的工作

妳不知道妳工作的地方,報導許多當代最優秀的藝術家?

Halston, Lagerfeld, de la Renta.還有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創造...比藝術還棒,因為妳生活在其中。
很顯然,妳不算。不過某些人是。妳以為這只是一本雜誌?這不只是一本雜誌。
這是一座閃亮的希望燈塔...

喔,我不知道,對於一個有六個兄弟,生長在羅德島的小男孩而言,當他上縫紉課時,假裝去踢足球,晚上躲起來用手電筒看"伸展台" ,妳不知道這裡孕育了什麼傳奇。

更糟的是,妳不在乎,因為...這裡雖然有很多人擠破頭想進來,妳卻只是來討口飯吃。
而妳卻懷疑她為什麼不在妳做好一天的功課之後,親妳的額頭,再賞一顆金色星星。醒醒吧,小姐。

這是小安開始改變的起點,她的本質沒有變,但是她學會用時尚來表現自己,她不服輸,她要達到米蘭達的標準,她要成為米蘭達最好的助理,她要用自己的能力證明她能做到她該做的全部。然後在她越來越努力的同時,她也越來越懂得在時尚界裡面隱藏的一些外人不會懂的意念。

──米蘭達能夠達到今天的位置,她付出的以及她犧牲的,遠超過每個人的想像。

電影中有句話這樣說:「人人都說米蘭達是個虐待狂,她從不給她的員工好過。可是若是他今天是位男性,你們則會稱讚她她的工作能力多麼卓越。」這句話道出了多社會上早已被扭曲的價值。米蘭達僅僅只是一個縮影,多少我們所知的女強人( 或擴大到所有螢幕上的女性 ) ,無論鼎鼎有名或剛嶄露頭角,在他們奉獻個人私生活的同時被媒體評論成什麼樣子?無人性、病態、虐待狂?這些一向存在而我們卻刻意忽略的心理是男女平等裡面的敗筆,是性別沙文主義醞釀的成熟果實。

米蘭達說:「誰不想成為我們這樣?」說的是她的自豪和驕傲,卻也是她的痛苦和心酸。電影看到最後我哭了 ( 糟糕我好愛哭 ),沒有原因沒有衝動,我只知道我的眼淚裡面寫的是堅毅和勇敢,是安德利亞尋獲初衷的喜悅,也是米蘭達嘴角勾起的那一抹欣賞。

惡魔究竟是穿著Prada的米蘭達、還是我們這些局外人,其答案有賴你我重新審視之後,才能有所體會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yelover 的頭像
byelover

萃書堂

bye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